媒体科大

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» 首页栏目» 媒体科大

媒体科大

【中国妇女报】最浪漫的事是我们一起“种文化”



 

日前,在湖南省首届最美乡贤表彰会上,出现了温情的一幕:全国道德模范、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退休教授夏昭炎牵着爱人的手走上颁奖台,在颁奖时,妻子杨莲金温柔地轻抚着夏昭炎的脸庞……

 

如果你为这两位耄耋老人幸福的一刻感到意外的话,你一定想不到的是他们还有一个专属“暗号”,那就是:宝贝,要乖哦!当你惊讶于两位“80后”老人为何会说出如此潮流的“梗”时,不妨走进他们浪漫的生活。一只花斑的哈巴狗、一群鸡、一片菜园……在攸县石羊塘镇谭家陇村高桥组,两位退休老人细心打理着自己的生活。打造书屋、开设讲堂、养生保健……从家到“高桥文化活动中心”,每趟448步,他们在新农村建设的美丽画卷上烙下了一行行坚实的脚印。

 

“爱是一眼,就喜欢上了你”

 

从相识到相知,从青丝到白发,他们一起携手走过57个年头。20805个日子里,夫妇两人聚少离多。于是,把日子记到本子里就成了两人共同的习惯。

 

几十年来,日记堆满了书柜。翻开其中泛黄的一本,细细品读,才发现两位老人都不约而同地将主角定为了彼此。命中注定是你、生活琐碎是你、病痛担忧也是你……

 

1961年,22岁的杨莲金从湖南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酃县教育局教研室。而夏昭炎则在酃县一中任教。那一年,同为老乡的两人在同事们的“撮合”下认识了。

 

“他的眼里闪着星星,透着睿智的光芒,我看一眼就莫名的喜欢!”杨莲金满脸幸福地回忆。1962年7月,两人相携走进了婚姻的殿堂。

 

时光恍惚,杨莲金的日记停留在了2004年——临近春节,夏昭炎发现自己胃疼得难以忍耐,症状一天天严重。杨莲金觉得事情不对,就招呼孩子们提前回家吃了团圆饭,大年三十当天,便将丈夫送进了湘潭市中心医院。震耳的鞭炮声中,夏昭炎的胃切去了四分之三。

 

胃癌的结果给了杨莲金一记沉重的暴击,她偷偷抹去眼泪坚强地用笑颜迎着夏昭炎,陪伴成了每天最自然而然的工作。

 

“母亲用自学来的保健方法给父亲做康复护理,一天都不耽误;为了均衡营养,她每天变着花样做各种营养餐。”大女儿夏于林说道。

 

如今,夏昭炎早已化险为夷,倒是会“抱怨”妻子不爱惜她自己的身体,为第二天的活动如何安排妥帖而迟迟不睡;而杨莲金则“控诉”丈夫走路爱看手机,不注意安全,非要守在他旁边“管”着他才好。更多的是,夏昭炎常牵着杨莲金的手走过古老斑驳的高桥,徘徊在小河边的柳树下……爱,就这样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中。

 

爱是支撑彼此的梦想

 

2008年,大病初愈后的夏昭炎与杨莲金选择回到家乡攸县石羊塘镇养病,余生“为村里做点什么”的想法也萦绕在他的心头。阔别故乡几十年,他们发现乡亲们物质生活好了,但精神生活仍然贫乏。农闲时,村民们打牌的多了,没人教导的留守儿童也多了。村民们一句“不打牌,我们干什么”让夏昭炎很痛心。作为一名大半生从事美学研究的教授,夏昭炎想发挥自己的特长,做一些乡村文化建设的事情。

 

“莲金,我想建个书屋给乡亲们读书用,你说行吗?”

 

“我也是这么想的!”

 

乡亲们“种田”,夏昭炎夫妇就“种文化”,是他们的梦想,也是他们的行动。

 

夏昭炎当即决定创办一个农家书屋。资金不够怎么办?夏昭炎马不停蹄地带头集资。刚好祠堂边有一处闲置多年的旧房子,夏昭炎掏钱买下来修缮一新,同时搬来了自己家里的书籍、报刊。

 

一个是“指挥官”,一个是“执行长”。书屋到家的这段路两人携手走了无数遍。他们更是顶着治病时欠下的6万元外债,一齐拿出了退休工资贴补活动中心的建设。

 

来看书的村民越来越多了,房子不够了。夏昭炎夫妇又继续重新整顿修葺6间闲置已久的老屋用作阅览室、教室,又将废弃的晒谷场修筑成水泥球场,晒谷健身两不误,这也是最初的高桥文化活动中心。

 

书屋多了,书籍又不够了。夏昭炎散落在全国各地的“桃李”们纷纷跑来支持,夫妇俩还发动亲友捐书,随着学生亲友的捐助,农家书屋正式挂牌了。在设立分点后,获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评,人们幽默地将其称之为“书屋下蛋”,下了“五黄蛋”。

 

夫妇俩夫唱妇随忙得不亦乐乎,更是一起为留守儿童开设了少儿假期学校。少儿假期学校至今已开办9年,接收了来自20多个村的孩子,最多的一期达300余人。

 

教村民练保健操、打太极拳、跳广场舞……夫妇俩举办的活动越来越丰富。妻子杨莲金是湘潭市卫生局的退休职工,夏昭炎鼓励她当老师开课堂,在每月初三、十六开办《保健讲“做”》课,传授村民们保健知识,一开课就受到远近村民的追捧。

 

为了把文化的甘露撒播在村民和少年儿童的心田,始终坚持教育事业的他们,没有更多的言语,默默地行动,让文化在广袤的乡野得到了延续,他们的爱随着“种文化”也成了最美的模样。

 

爱如果只停留在彼此之间,那么这种爱是小爱,可是把这份爱传递到亲朋邻里以及陌生人身上,成就的就是大爱。

 

对待他人,夫妻俩一直是古道心肠。时间久了,夫妻俩也吸引了大批的学子加入乡村支教的队伍。如今,来支教的人越来越多,留守儿童们也有了真正的“童话乐园”。

 

两位老人在高桥待久了,就像树深深扎根在地下的土壤,那里有他们赖以生存的养分。门前的瓜藤、活动中心的树、高桥的每一位乡亲,都成了他俩深深的羁绊。

新闻链接:中国妇女报
http://paper.cnwomen.com.cn/content/2019-11/18/064893.html?from=singlemessage